当前快报:污水厂碳排放未履约事件点评:污水厂碳排未及时履约被罚 地方碳市场执行力度提升市场信心

2023-06-29 08:44:13  来源: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


【资料图】

本期投资提示:

事件:6 月14 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处罚决定书,北京京禹顺环保有限公司涉嫌超出配额许可范围进行排放并且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碳排放履约,责令其两个月内履行控排责任,并根据超出配额许可范围的碳排放量(4512 吨),按照市场均价(立案前六个月本市碳排放权场内交易成交均价为120.89 元/吨)的4.5 倍予以处罚,即245.455 万元罚款。

地方碳排放市场处罚力度显著高于全国碳市场处罚力度。本次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按照市场均价(立案前六个月本市碳排放权场内交易成交均价为120.89 元/吨)的4.5 倍予以处罚,即245.455 万元罚款。相对而言,全国碳市场目前执行的是2020 年12 月生态环境部审议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对欠缴部分,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

经营困难不构成回避履约的理由。在此次处罚过程中,京禹顺曾提出如下申辩意见:一是碳排放配额发放不合理导致配额不足;二是公司没有收到污水处理服务费,致使公司资金周转异常困难。对此,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认为碳排放配额的核算方法对外公开,具有透明度、公开性和合理性,你单位未改正违法行为,陈述申辩不影响违法事实的认定,免于处罚的意见不予采纳。

地方试点碳市场管控范围高于全国碳市场(被罚企业为污水处理企业),一定程度代表着未来全国碳市场扩容方向。目前全国共有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广东、深圳、福建等8 个地方碳交易试点市场,2021 年7 月,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至此地方碳市场和全国碳市场并存运行。从管控范围来看,全国碳市场目前仅管控电力行业,地方碳市场管控范围更大,以上海为例,其重点管控范围包括工业、交通、建筑、数据中心等。此次被罚事件的京禹顺环保主业为污水处理,则属于环保领域(2022 年北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共909 家)。从重点碳排放单位的门槛设置来看,北京市重点碳排放单位的标准为二氧化碳排放量5000 吨(含),而全国碳市场重点排放单位的标准则为2.6 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投资分析意见:我们认为此次北京地方碳市场的处罚决定书反应了地方在推进碳中和政策的执行力度,有助于提升市场对碳市场建设的信心。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未来碳市场建设的两大重点方向(碳市场扩容和CCER 重启)都将有序推进,建议关注雪迪龙、永安林业、东珠生态、山高环能、上海环境、绿色动力。

风险提示:碳市场政策出台进度不及预期。